
本網(wǎng)訊(鄭秉順、陳燕) 住院治療腰椎疾病數(shù)周,終于痊愈出院,回家偶翻白居易的《病后逢春意轉(zhuǎn)深》,“病后逢春意轉(zhuǎn)深,東風處處動人心。身如柳絮隨風舞,心似桃花逐水吟。久病漸知人事改,新晴更覺歲時新。從今莫負春光好,且把詩懷寄綠林”,一時間竟然訝異,如此準確地道出了我病后逢春時的喜悅心情,以及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待!不禁小心翼翼的翻開2025年5月18日至6月5日的住院日記……
退休沒幾日,腰椎疼痛難忍被迫住院待開刀
2025年5月18日星期天晴天
下午二點半,陳燕把我送到中部戰(zhàn)區(qū)陸軍總醫(yī)院9樓骨科三病區(qū),在護士站辦完了床位手續(xù),住進了03病房306床,陳護士告訴我,這間房目前是男女混住,等其他病房調(diào)整了后在幫我調(diào)。晚上,在醫(yī)院點了一份盒飯。飯后,護士站送來大小便留樣瓶盒。
2025年5月19日星期一晴天
早六點護士站給我空腹抽了血,大小便取樣。住院第二天劉姐帶著侄兒庭君來醫(yī)院看望我,讓我非常感動。本來20多天前與劉姐一幫好友計劃去俄羅斯旅游,5月23日劉姐打來了電話,我躺在病床上,吱語我在因故不能參加,引起了劉姐的懷疑?難道我是一名旅游叛徒?劉姐的一陣刨根問底,我講了實話,劉姐聽后唉呀一聲,緊接著她就帶侄兒庭君來醫(yī)院看望我,我只能遺憾一次失去與劉姐結(jié)伴去俄羅斯旅游……友情令人感動:我的歌友群一是王先勝群、二是許小平群,他們得知住院手術,我一直沒有參加活動,他們分別于我手術后的第八天和第十.天來醫(yī)院看我,歌友美女們手抱鮮花、儀式感滿滿、LiLi的父親突發(fā)腦溢血,她雖然沒有親自來,但她讓歌友們帶來了她的一片情意,讓人確實感動!紅紅和青蘋果抱著鮮花與同她們一樣美麗,她們的笑容和美麗滋潤了我的心田……
上午醫(yī)生查房后,主管醫(yī)生開了4個檢查項,CT、核共振、胸片、心電圖,預約下午去做檢查。驚喜的發(fā)現(xiàn),作為一名軍屬患者,所有的檢查都不排隊,在叫號處的姓名前面標識[軍]優(yōu)先。檢查完回到病房,旁邊老王問我,你這么快檢查完了?我回答:今天享受了軍屬優(yōu)先。老王笑道,我檢查時排了4個小時隊。
2025年5月20日星期二陰天
上午醫(yī)生查房后,沒有什么事情,抓緊打開筆記本電腦,開始了我天津之行的游記寫作中。管床人員問我:你住院還這么忙?我說是自己沒事,看看資料。
下午,我繼續(xù)寫作,15點半《天津三步曲、回憶難忘事》定稿,當天《今日湖北》發(fā)表,完成了一個心愿。發(fā)表后的文章發(fā)給好友王為杰,他非常滿意地說已經(jīng)收藏了。
晚飯后,繼續(xù)寫作《天下笫一關、北戴河、承德避暑山莊》游記。一直到了晚上22點,護士站查房,我收拾筆記本電腦,洗澡后睡覺。
2025年5月21日星期三陰天
上午醫(yī)生查房后,管床鄭醫(yī)生通知,安排周四上午手術,讓我通知家屬下午到醫(yī)院術前談話簽字。
趕緊打電話陳燕,她安排好家務,下午到醫(yī)院接受我管床醫(yī)生鄭小龍的術前談話。
鄭醫(yī)生把我的手術安排情況,對照著人體骨骼圖對我們說,診斷腰錐滑脫,手術:采用導航微創(chuàng)下腰椎后路減壓植骨融合內(nèi)固術。
我和陳燕分別在近20多張術前談話記錄上簽字并按上手印。
醫(yī)院走完相關程序。
管床醫(yī)生最后反復強調(diào),晚上十點后不允許喝水。
聯(lián)想起退休那日,我鄭重地將辦公室鑰匙串交給接任者,腰上卻仿佛別上了另一串無形的鑰匙,那打開的是腰錐滑脫痛苦之門。年輕時,因常伏案至深夜,腰背酸痛時便揉搓著,現(xiàn)在只得半是自嘲半是安慰:“這腰病,可是咱勤勉的徽章!”未曾想,歲月這把刻刀,悄悄把這份“徽章”雕琢成了猙獰的珊瑚礁。那日在老干部活動中心一記揮拍,腰肢驟然如被無形鐵鉗鎖緊,整個人癱軟在地板上,再也無法動彈。
醫(yī)生指著X光片上滑脫的腰錐,語氣詼諧又凝重:“您這腰椎,快長成‘奇觀’嘍!”那滑脫之處,將神經(jīng)擠壓得無處容身。無奈,只得收拾行囊,踏入醫(yī)院大門,準備一場對“脊梁”的精密“裝修”。
親情使人感到溫暖:我住院第四天,一直封鎖的消息被女兒的朋友圈“暴露”了,一下子震驚了我的幾位姐姐,姐姐們到了醫(yī)院一陣批斗我,這好比給我痛的傷口抹上了一層鎮(zhèn)痛藥,大姐80歲了腿不好,走路艱難,五姐也是才做了腿部骨科手術、四姐帶孫女……一陣陣話語的安慰和叮矚!這些親情讓我難忘……
四姐兒子汪洋笑著一副爛漫的臉,在百忙中來到我的病床前……大姐的二女兒和女婿帶著馬上參加高考的兒子汪言走到了我的病床前……陳燕的父母親住在敬老院,讓二女兒親自到醫(yī)院送來了二位老人的問候……陳燕的臺灣小舅媽,也放棄了陪同二個孫女孫子高考和中考的吃喝做飯,把時間擠出來叫了外賣,急急忙忙到醫(yī)院看望我……
這一幕幕的場景,讓我如喝上心靈雞湯,營養(yǎng)了我的機體,讓我很快恢復了身體。當護士站的美女護士們看到我每天下地走路的時候,她們都會對我講,大叔你真行,您最棒,您最帥!
勛章竟成礁石,那是積勞的印記
2025年5月22日星期四晴天
早上07:30,手術室的推車到了病房,手術護士將我從九樓送達六樓。六樓手術室真大呀,一排人躺著,等待術前的各種消毒、檢測、打針。大約不到二十分鐘,我就推到了手術室,一進去,我一眼認出了那位美女護士,我與她開玩笑的說,你戴的護士花旗帽好漂亮,她把我手臂拍了一下,消毒,一針見血打入一針留置針,另外一位男護士在左手臂消毒,他說這個針是打入動脈,有點痛,先打一針麻醉后再打入,男護士技術非常熟練,也是一針見血。我夸了男護士,他反而夸獎我,來到手術室的病人都緊張得連眼睛都不敢睜開,你還一直與我們講話開玩笑……男護士話音剛落下,麻醉師在我頭前問我,你的體重多少?我回答84公斤,其實,我這個體重可能誤差有一公斤。麻醉師在與我講話的過程中,我就沒有知覺了……等再次在手術室醒來,感覺嘴巴喉嚨痛,美女護士講你手術做好了,是徐主任親自給您做的,我問她現(xiàn)在幾點?她回答下午14:40分,我的手術前后共耗時整整7個小時。
2025年5月23日星期五
手術后的第一個夜晚,因為有麻醉的作用,加上病床上還帶了麻醉棒盒、導尿管,二個球型引流管,血壓、呼吸、氧氣管等設備,這一夜除了身體出了大量的汗水,三件衣服都濕透沒換的了,只有從三件中找一件感覺干一點的披在胸口上。頭發(fā)的汗水把枕頭一下滲濕透了,找護士站換了一個枕套……下半夜終于通氣了,陳燕喂我吃了小米粥……
2025年5月24日星期六陰天
術后的第二天,神經(jīng)、傷口痛開始在身體一陣陣的反復出現(xiàn),腿、腰部以下劇烈的麻痛,這種感覺比痛還難受……
尿管拿了,還是不停地在床上排尿,這種方式,如果不是病人是體會不到的……
隨著護士的監(jiān)控,不時來床前側(cè)身檢查,每側(cè)一次身,痛得讓人撕心裂肺……
一天沒有睡覺,眼前浮云一片,?開眼睛又感覺頭暈目眩……
2025年5月25日星期天陰晴
術后第三天,這一天比第二天還要難過,加上醫(yī)生又開了檢查項,陳燕這一天最難,她把病床從9樓推到一樓,分別給我做了二個檢查,核磁檢查臺高,如果有三個男的也抱不動我,考驗智慧和毅力的一刻,我自己站起來了,走上檢查臺,然后慢慢平躺下去……第二項檢查我又是自己在床上平移慢慢爬上檢查臺……一天人下來所有痛的感覺又在加劇,“神經(jīng)痛”、“腰部麻”、“腿部堵”,傷口內(nèi)的引流球拆除了,晚上發(fā)燒了,這是醫(yī)生最怕的,當天加了抗生素,吊針從早上一直打到第二天凌晨二點半……
2025年5月26日星期一陰
術后第4天,所有的術后反應比第三天加劇,神經(jīng)痛加劇……房間不知誰又把空調(diào)高27度,我是汗洗頭發(fā)、汗洗胸前,陳燕不停給我擦洗,沒用呀,空調(diào)沒有起作用。
發(fā)燒今天反而退了一點,37度。又是一個難眠之夜,我一晚上沒有合眼…….
2025年5月27日星期二陰
術后的第四天,發(fā)燒終于降下來了,可能是三天沒睡,在打吊針過程中我打開耳機聽“音樂”不知不覺睡覺了,這一睡醒了,感覺人好舒服,術后的三道鬼門關,被我的“樂觀”打敗,預示著我會一天比一天好。
脊梁“裝修”,只記得手術室麻醉前的交響
2025年5月28日星期三陰雨
術后的第五天感覺非常好,不管是傷口還是各種痛都減輕了好多,身上也不煩燥了,慢慢的學著下地走路。
醫(yī)生聽了不高興了,盡管嘴巴在批評我,但每天二次查房,徐主任、魏副主任每次都為我翹指點贊。
2025年5月29日星期四晴
下地走路了,讓陳燕為我拍了一張照片,笑容滿面。不經(jīng)歷風雨,哪能見彩虹!精神法戰(zhàn)勝了一切痛。管床醫(yī)生不高興了,他還是強調(diào)慢慢的來,不能站立時間太長,也不能坐的時間太長,最好的靜養(yǎng)平躺。
下地把房間空調(diào)從27度調(diào)整到24度,這一夜睡的真好。
2025年5月30日星期五晴
術后整一周時間,今天上午徐主任查房看我坐著,他又翅指為我點贊。醫(yī)生給我傷口換了藥。一天沒有看到管床醫(yī)生,我感覺出院估計是下周的事情了。
2025年5月31日星期六大雨
(端午節(jié))今天醫(yī)生查房,我是穿著護甲站在床旁邊,幾位醫(yī)生都在為我點贊。管床醫(yī)生鄭小龍幫我換了傷口的紗布,他囑咐我還是多平躺。
吊針也減少了一袋。
口服藥還是三種鎮(zhèn)痛、活血、營養(yǎng)神經(jīng)。
在病床上躺長時間非常難受,渾身難受。
2025年6月1日星期天陰雨
今天把留置針取了,這也就意味著沒有吊針了。
總體感覺傷口處比前幾天減輕了痛,傷口有一點癢癢的。管床鄭醫(yī)生上午到床邊與我交流了一下,他告訴我手術后的情況恢復的不錯,如期拆線了就可以出院。出院后切記身體不沾水,保持干燥,防止傷口感染,在家靜養(yǎng)休息,少走動,下床必須穿戴護甲。
鄭醫(yī)生談完后,讓我在一張紙上簽上名字。
我分析,只要拆線了,我就可以辦理出院手續(xù)。
堅持就是勝利!
2025年6月2日星期一睛天
上午魏主任查房,他問了我的反應,我說總體還好。他笑著說等待拆線后這個星期就可以出院了。魏主任還問了吃飯是否正常等生活上的事情。我如實回答,魏主任又笑了。魏主任在科室是一位很嚴肅的醫(yī)生,只要見到我他總是笑,我感覺非常好奇?大概是意志堅強吧。
過了一會兒,實習醫(yī)生給我換了藥。做了傷口的消毒,按我的傷口處只有一處微弱有點痛。
陳燕拍了一張照片。
2025年6月3日星期二晴
今天上午醫(yī)生沒有查房,而是下午5點以后,徐主任親自查房,他告訴305床老余明天可以辦理出院。我還是習慣的與徐主任打個招呼。自我感覺本周可以出院。
2025年6月4日星期三晴
今天又是魏主任查房,他告我明天拆線后可以辦理出院手續(xù)。今天305床老余出院了。中午馬上轉(zhuǎn)進來一位83歲的赤壁來的老人,老人看上去很干凈利索,我問他,他用很濃的鄉(xiāng)音告訴我腰間盤突出癥第二次手術。
不由得讓我想起剛住院那會兒,術前檢查的繁瑣如一張細密的大網(wǎng)。核磁共振那幽深的艙體,像冰冷的時光隧道,轟鳴聲里,仿佛讓人看見無數(shù)個伏案的日夜在眼前倒流,那是我引以為傲的“徽章”,此刻正化作腰間的礁石,尖銳地嘲弄著過往的透支。術前禁食,鄰床飯菜的香氣飄來,腹中擂鼓如雷,卻只能眼巴巴望著天花板,無奈地咂摸著嘴巴,想象著那無法抵達的美味。原來通往手術臺的序曲,竟是這般磨人的“餓其體膚”。不過,此時我卻心里暗喜,終于盼到可以出院了。
意外收獲,親歷病房人間小課堂
2025年6月5日星期四晴
上午是康主任查房,他主要針對才來的305床的老人。老人性子很急,要求今天康主任給他做手術,康主任笑著對老人說,按照醫(yī)院的規(guī)定排手術時間。
十點鐘護士站通知我可以辦理出院結(jié)算。過了一會兒,管床鄭醫(yī)生急忙來我病床前說,他馬上去手術,等一下他手術后再幫我拆線、換藥。
臨到要出院了,忽然覺得有點留戀了。這么些天來,只覺得現(xiàn)在的病房儼然成為一個濃縮的、充滿韌勁的小世界。
最喧騰的當屬305床的老爺子。他性子急如燎原火,入院當天便頻頻按鈴。護士剛推門進來,他“唰”地掀開被子,活像要奔赴前線般急切問道:“這會兒能上手術臺了吧?”醫(yī)生耐心安撫:“老爺子,手術排期有規(guī)矩,咱得按部就班來。”老頭急得直拍床沿,聲若洪鐘:“規(guī)矩是死的,我人是活的呀!再不開刀,我這床板都要被我躺出坑來了!”后來醫(yī)生被纏得無法,只好指著窗外笑道:“您瞧,太陽還沒下班呢,手術室也得按點休息不是?”老爺子竟當了真,此后便常常眼巴巴盯著窗外的天色,巴巴盼著那“太陽下班”。呵呵,讓人忍俊不禁,這老爺子硬是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老法則,原封不動搬到了現(xiàn)代化手術室的門檻上。
斜對面的病床,則是一位來自赤壁的老人家,身形清癯,卻收拾得山明水凈,連稀疏的白發(fā)都一絲不茍。他操著濃重的鄉(xiāng)音,每個字都像從水里費力撈出,又沉又濕:“我呀,這是第二回進來‘修整’這老腰桿咯!”他伸出兩根枯瘦卻潔凈的手指,如同比劃一件既珍貴又惱人的傳家寶,“上回是腰椎間盤突出,這回嘛,老地方又‘塌方’嘍!”豁達的笑意在他皺紋里舒展,竟帶著幾分奇異的自豪,“醫(yī)生講我這把老骨頭是‘牛骨頭’哩!屬牛的嘛,經(jīng)得起幾番折騰!”聽到此心頭微熱,原來在病痛纏身的軀體里,竟藏著如此樸素又倔強的生命哲學,骨頭如牛,病痛似犁,生命這塊田,縱使溝壑縱橫,也要一遍遍倔強地翻耕下去。
疼痛仿佛是情書,經(jīng)歷康復室的朝圣之旅
術后能坐起來的那日,忽然想起以前到醫(yī)院看望住院的同事,被允許踏進康復訓練室。只見室內(nèi)景象堪稱一場奇特的“機械故障博覽會”:病友們姿態(tài)各異,有的如銹蝕齒輪般僵硬挪移,有的努力重啟著身體這架復雜的機器。康復師引導同事在雙杠間練習挪步,他扶著冰冷的金屬杠,腳下如同踩著流沙,虛浮不定,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旁邊的病友,正顫巍巍行走在復健步道上,一步三搖,額頭沁出細密汗珠,眼神卻如炬火,緊盯著前方。那病友步履蹣跚,可每一步落下,都仿佛在地板上鄭重刻下一個印記。不由得讓人心頭一顫:原來人類從嬰孩起需耗費一年光陰學會行走,而暮年重新學步,竟需付出雙倍甚至更多的虔誠與氣力。這人間,原來是一場漫長而莊嚴的行走畢業(yè)禮。
從此,自己也會成為康復室的常客,每日扶著助行器,笨拙地重新學習邁步,身體沉重如灌鉛,每挪一寸都似在泥濘中跋涉。
哎呀,原來是在做白日夢,而汗水浸透病號服卻是真實的,清醒僵硬的腰肢深處終于感知到一絲微弱卻真實的暖流,一種久違的、類似新芽頂破凍土的微弱生機,竟在骨隙間悄然萌動。雖然疼痛依舊,但已是一種被清晰感知、正在被修復的疼痛,不再是令人絕望的深淵。此刻,才真正頓悟:疼痛是身體寫給心靈最沉實的情書,字跡越是密密麻麻,我們越該屏息凝神,鄭重傾聽那血肉深處的呼喚。
行走是饋贈:骨隙里的陽光
出院了,陽光慷慨地潑灑在走廊上,暖意融融。巧的是,305床的老爺子剛被手術車推回病房。麻藥勁兒尚未散盡,他卻一眼認出了我,努力抬起一只胳膊,孩子氣地揮舞著,含混卻快活地嚷道:“嘿!老伙計!俺這‘工程’也‘竣工’啦!”我笑著大聲回應:“恭喜老爺子!您這‘太陽’可算盼到了!”老爺子聞言,竟來了精神,無聲的笑了。他的床車碾過的聲響與我出院堅定的步履,在寂靜的走廊回蕩,宛如兩個卸甲老兵無聲卻莊重的軍禮,致敬彼此穿越疼痛戰(zhàn)場的勝利。
終于走出醫(yī)院大門,溫煦的陽光如一雙無比柔軟的手,輕輕撫慰著飽經(jīng)痛楚的腰肢。深深吸一口久違的自由空氣,那氣息清冽甘甜。驀然間,領悟到腰間那曾被稱作“痼疾”的腰錐滑脫,與其說是歲月磨損的印記,不如說是生命本身為了奮力支撐其重量而鍛造的、沉默的勛章。年輕時鐘愛把“勞損”當作勛章別在胸前,如今幡然醒悟:原來最昂貴的珍寶,恰是那未曾痛覺時渾然天成的健康——它如同此刻的陽光、如同無處不在的空氣,須臾不離,卻常被我們心安理得地肆意揮霍。非要等到這“寶貝”蒙塵受損,疼痛如重錘般敲打靈魂,方才驚覺其價值連城。
歸家途中,下意識地、極輕極緩地撫過腰間那道新愈的創(chuàng)口。指尖下的溫熱與微微凸起,仿佛無聲的訴說,醫(yī)院這個特殊的驛站,有人在此失落了部分肢體,有人卻在此拾回了更為珍貴的東西,我見到了病房老者那鄉(xiāng)音包裹的豁達與堅韌,如305床老爺子那團火燒火燎、不容置疑的蓬勃生機,以及自己骨隙深處,那縷重新透射進來的、名為敬畏與珍惜的溫暖陽光。生命這棵飽經(jīng)風霜的老樹,縱使枝干被歲月刻下增生與疤痕,只要韌皮之下猶有汁液暗涌不息,那向著光、向著生伸展的渴望,便永不止息。
歲月悠悠,親情如酒,愈久愈醇厚,友情似茶,淡而清雅,回味悠長。親人的笑顏是心靈的港灣,朋友的看望,是歲月暖陽,在時光的長河里,親情是那不滅的燈塔,友情是那永恒的溫暖港灣。
輕輕地合上白居易的《病后逢春意轉(zhuǎn)深》,原來人間最深刻的課堂,有時竟設在一張狹窄的病床之上;待我們?nèi)讨邸⒘髦梗K于笨拙地重新“畢業(yè)”,才真正懂得,那些曾經(jīng)被我們輕易揮霍的、每一個尋常無奇的行走瞬間,原來已是生命所能給予的最大慷慨與無上饋贈。脊梁上的春天,終究在疼痛的犁鏵翻耕之后,破土而出。